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不同类型浮游生物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有何不同?

不同类型浮游生物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有何不同?
更新时间:2025-03-11      阅读:124
  不同类型的浮游生物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存在一定差异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:
  
  一、浮游植物
  
  1、样本处理
  
  (1)采集:
  
  浮游植物采样通常使用浮游生物网,根据水体深度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网孔大小。对于小型浮游植物,一般采用20-25μm的网孔;对于较大体型的藻类等,可使用稍大网孔的网,如75μm等。
  
  从表层到深层缓慢拖网,以获取不同水层的浮游植物样本。拖网速度要均匀,避免对浮游植物造成过大的破坏。
  
  (2)固定:
  
  常见的固定方法是使用鲁哥氏液(Lugol'ssolution)。它由碘、碘化钾和蒸馏水配制而成。一般每1000ml水样中加入15-20ml鲁哥氏液。鲁哥氏液可以使浮游植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,保持细胞形态,并且具有一定的染色作用,方便在显微镜下观察。
  
 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或者对固定剂比较敏感的浮游植物,也可以考虑使用甲醛-丙三醇混合固定剂。这种固定剂能够更好地保存细胞的精细结构,甲醛的最终浓度一般在2%-4%,丙三醇浓度在10%-20%。
  
  2、样本保存
  
  (1)短期保存(几天到几周):
  
  将固定好的样本放在避光、低温(4-10℃)的环境下保存。可以使用冷藏箱或者冰箱的冷藏室。这样的条件可以减缓浮游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,防止其继续生长或死亡过快,从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。
  
  (2)长期保存(几个月到几年):
  
  经过鲁哥氏液固定的浮游植物样本可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,置于阴凉处。如果是使用甲醛-丙三醇混合固定剂固定的样本,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保存,但要避免阳光直射,因为光照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,影响固定效果。
  

浮游生物

 

  二、浮游动物
  
  1、样本处理
  
  (1)采集:
  
  浮游动物采样同样使用浮游生物网,但网孔大小要根据目标浮游动物的大小来选择。例如,对于小型轮虫、枝角类等,可使用30-50μm的网孔;对于较大的桡足类等,可能需要100-200μm甚至更大的网孔。
  
 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浮游动物造成机械损伤,尽量轻柔地操作采样设备。有些浮游动物具有趋光性或避光性,可能需要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分层采样。
  
  (2)麻醉与固定:
  
  对于一些活动能力较强的浮游动物,如桡足类,可以先使用低浓度的麻醉剂(如硫酸镁溶液,浓度约为1%-2%)进行处理,使其暂时失去活动能力,便于后续操作。麻醉时间一般为10-15分钟。
  
  固定浮游动物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(甲醛溶液),最终浓度一般在2%-4%。福尔马林可以使浮游动物的蛋白质变性,起到固定形态的作用。但福尔马林对细胞的核酸等成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,所以如果后续需要进行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,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更合适的固定方法,如使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固定。
  
  2、样本保存
  
  (1)短期保存(几天到几周):
  
  将固定后的浮游动物样本放在4-10℃的冰箱中冷藏保存。在这个温度范围内,浮游动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能够保持相对稳定,有利于后续的形态学观察和分类研究。
  
  (2)长期保存(几个月到几年):
  
  可以使用冷冻保存的方法。将经过适当处理(如用抗冻剂预处理)的浮游动物样本放入低温冰箱(-20℃以下)或液氮罐中保存。冷冻保存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,从而长时间地保存浮游动物样本。不过,冷冻过程可能会对浮游动物的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,所以在解冻后用于某些研究时(如细胞培养),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样本的活力和完整性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